#国际研学#跨文化视野下的专业成长与自我重构 ——米兰理工大学研学心得

文稿撰写:丁子杰 审稿人:张洁 发布者:赵胜楠发布时间:2025-03-04浏览次数:146


由高校艺术学科师生海外学习计划(AAP项目)办公室、米兰理工大学、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组委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寒假小学期项目,于2025112日至2025125日在意大利米兰成功举办。

我们收到了来自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丁同学分享的米理寒假小学期的学习心得,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米兰理工大学 POLI.design 设计学院为期 14天的研学经历,不仅让我亲历了世界顶尖设计教育的思维碰撞,更在亚平宁半岛的艺术时空中完成了对设计认知的范式转换。这段跨越地理与文化边界的学习旅程,让我充分体会了不同文化思想的碰撞,对“以人为本”的重新定义与思考也促使我重新审视作为设计学习者的身份定位。



十四天的课程紧凑充实,我们学习了多方面多专业的知识,但不管是从AI创新驱动设计,还是在平面设计课上学习到的婴幼儿沐浴露外观无棱角设计体现亲和力与使用产品群体的联系,米兰地铁的便民设计,以及服务器的特色功能分区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这几天的主题始终围绕“以人为本”思想在设计方面的运用,在课程中教授反复强调设计并非单纯追求形式上的美感,而是要真正关注人的需求、情感和体验。无论是产品设计、空间设计还是视觉传达设计,其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人,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而我将其总结为是“以创造性去开拓整个社会更加美好明天的行为”。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积累起来的对优质造型的研究,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创新构思,还有给人们带来喜悦和安宁的心理活动,这些加起来构成的总体便是设计。这次的学习教会了我什么是设计,是创造价值,是表达与沟通,是塑造体验,是让世界再生的一项智慧。



本次学习过程不仅给我传授了许多先进的设计理念,跨学科思维的运用,从生活中的一切寻找灵感,将艺术,生活,技术,社会,文化相互沟通,怀抱着全球性与未来性的眼光去看待设计,将设计与市场接轨,使其不仅仅是乌托邦的高塔,空花阳焰。相反要将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并且更好的服务与我们的生活。同时本次米兰的研学之旅也让我结识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13天的朝夕相处,在异国他乡的彼此照应,也让我收获到了一段难以忘记的回忆,小组演示环节我们小组的同学齐心协力,发挥各自的长处,及时沟通与交流,合理分工最终在极短到时间内完成了我们的设计主题“杭州精品酒店”并且获得了Massimiliano Mandarini教授的肯定,这对我今后的专业学习也产生了积极对影响。



在学习之余,我们还展开了丰富的调研活动,充分的探索了米兰这座世界时尚之都的魅力。站在Duomo(米兰大教堂)的塔顶思考:“600年的时光承托和成就了什么”,在布雷拉画廊海耶兹的《吻》前赞叹画家极致浪漫与民族主义情怀。在佛罗伦萨的教堂下静静享受落日顶余晖,在罗马万神殿门口品上一口纯正的意式红酒。



史诗般的故事在时间长河静静流淌自由的灵魂,从古罗马帝国的辉煌,到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的气息,到米兰时尚与艺术的碰撞,短短13天的旅程带给我的也是灵魂的洗涤。仅是短暂相遇,却也留下深刻的记忆

这段浓缩而丰盈的研学旅程,犹如在意大利设计文明的长卷中完成了一次精神巡礼。从米兰大教堂的飞扶壁到孟菲斯派的色彩革命,从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发散的美第奇家族的余晖到罗马万神殿门口帝国永恒的奇迹。每一次空间位移都带来认知维度的拓展。当返程航班穿越阿尔卑斯山脉时,我清晰意识到:真正的设计教育不仅是技法传授,更是思维模式的升维训练。这段跨越时空的学习经历,已内化为观察世界的多重棱镜,它将继续折射出设计的无限可能,指引我在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设计语言。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2025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