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乡古镇旅游逐渐成为广受人们喜爱的时尚休闲方式。受环境因素限制,许多旅游古镇存在许多障碍。作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的苏州同里古镇,其景区内的无障碍设施实际上较为缺乏,为了建设全民适用的安全无障碍旅游环境,应该对旅游古镇进行无障碍设计。

据资料显示,国外发达国家的无障碍设计起步较早,各方面都比较成熟。尽管我国无障碍环境设计迅速发展,但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都更侧重于城市中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古镇景区的无障碍设计较为落后。2017年8月10日到20日,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苏州同里古镇无障碍设计研究”自主创意实践团队走访苏州同里古镇,团队各个队员在组长的带领下走进古镇的各个角落,对其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情况进行考察调研,又在数位当地居民以及商铺中进行采访。团队本着实践和创新的理念顺利进行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

在这个期间,该团队来到了苏州,走访了当地的各大古镇,着重实地考察了同里古镇公共场所的各类无障碍设施,对其无障碍设施的情况进行统计,了解到无障碍的设施并不完善,少之又少,但庆幸的是洗手间的无障碍设施相对完善,男女厕所各单独设立了无障碍卫生间,扶手等设置相对合理。其次,也发现了许多可喜的地方。例如,宽桥在楼梯中间设置了方便步行和轮椅残疾者通行的缓坡道;多个商家店门口设置方便残障人士进出室外的缓坡过渡较高台阶等。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发现有规划的盲道等其他无障碍设施。该团队又对数位当地居民以及商铺进行采访,对它们进行采访记录,也初步了解到了他们对无障碍设计的认识与需求。在考察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分工合作,以极高的效率进行了实地调研。

纵观整次实践调查,整个团队团结协作,深入群众基础,实地考察,通过科学的分析,实践的指导和艺术的结合,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走进博爱,关爱残障人士”的口号,更加呼吁广大民众关注弱势群体,了解到了无障碍设计,不仅带来一定的商业价值,更重要的是公益效益,贯彻了“设计服务于人”的理念,给予了弱势群体帮助,充分达到了实践团队的研究目的,培养了每个成员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升华了一个设计师的理念,每位成员将在未来为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而努力。
艺术学院“苏州同里古镇无障碍设计研究”实践团队供稿
艺术学院学生新闻中心
2017年8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