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美好生活”是一个高频词,先后在全文中出现过14次。新的时代,“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直抵人们内心,温暖你我,感动世界。

3月25日下午3:30,“美好生活”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梦想公益学校首届课程成果展在苏大独墅湖校区艺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小朋友们在大学校园里,通过近百幅绘画作品,以艺术的形式精心诠释出他们眼中的“美好生活”。
苏州市吴中区教育局副局长徐伟英,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美术教研员沈南强,苏州独墅湖实验小学校长毛1建青、副校长何军军,苏州独墅湖实验小学美术教师杨帆、曹倩,音乐教师尤思懿,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程晓军,苏州大学团委副书记于潜驰,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洁,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沈建国,艺术学院退休教授朱春华,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王鹭,艺术学院团委书记卢海栗,艺术学院学工办副主任沈院生出席开幕式。苏州独墅湖实验小学的41名学生及家长代表,苏州大学艺术学院100多名学生志愿者代表参加了开幕仪式。开幕式由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团委副书记王玮琪主持。

开幕式伊始,苏州独墅湖实验小学学生带来了歌曲表演《我爱你中国》。小朋友们稚嫩的嗓音与可爱的姿态给现场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

张洁代表学院致辞。她对支持此次项目的领导及来宾表示了感谢,表示此次展览以“美好生活”作为主体,展现了小朋友们对生活的理解、感知与表达。她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众多大学生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梦想公益学校的活动会越办越好。
紧接着,现场举办了聘任朱春华为“梦想公益学校”名誉校长、沈南强为“梦想公益学校”教学顾问的简单仪式,程晓军与于潜驰分别为两位老师颁发了聘书。另外,学院领导们也颁发了参展证书给参赛的小朋友们。

沈南强在讲话中对此次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未来更多、更深层次的合作表示期待。
徐伟英分享了在国学研究班的故事,对孩子与大学生志愿者们共同传承“至圣先师”传统文化教育这一举动表示感动及认可。她希望活动能进一步延伸和提升,并肯定了艺术教育的独特和重要作用,她认为大家有责任共同传承文脉。

据悉,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都是小朋友们在大学生志愿者老师的引导下独立创作完成的。他们以“中国梦,我的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题,描绘出了《致敬祖国》、《红旗下成长》、《社会主义新家园》、《友善之邦》等一幅幅精彩纷呈的画卷,五星红旗、天安门、长城、神舟飞船、解放军等形象以及社会新风尚在他们极富童真的想象下展现出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梦想公益学校”是由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团委发起的公益服务项目。自2009年开始,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学子组建“文艺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持续为寒门学子、农民工子弟开展支教、展演活动,践行公益精神,助推艺术梦想,足迹遍布全国30多个城市的乡镇、街道。
为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文艺下乡传统,通过资源整合共建固定的公益艺术教育学校,2017年,“梦想公益学校”在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成立,并在苏州市吴中区郭巷街道设立分校。一年来,在苏州市吴中区郭巷街道团工委、苏州独墅湖实验小学、苏州青藤书画等单位的支持下,“梦想公益学校”共举办梦想公益夏令营、秋季学期第1期、第2期、第3期、第4期总计5场培训班,培训学员人数达153人,参与志愿者60余人,开设创意绘画、手工技巧、陶艺、主题创作、衍生品开发等课程总计105课时。

“我们开放展厅在大学校园里为小朋友举办这样的展览,不仅仅是为了展现志愿服务活动的成果,更多是为了体现尊重公益和艺术,倡导以美育启迪美好心灵、开启美好生活这一理念”。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沈建国教授说道。
独墅湖实验小学校长毛建青谈到:“美好生活”应该成为同学们学习做人、立志、创造的目标和方向。美好生活需要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生活,懂得感恩,用新理念、新知识、新本领去适应和创造新生活。”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洁表示:“儿童与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我们期望在这种大手牵小手的艺术互动中,通过主题的融入和引领,实现双方审美意识和思想意识的共同提升,为中国发展迈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汇聚奋进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