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乡土重建·艺术在场”学术沙龙活动在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的家乡——吴江七都镇江村艺术人类学客厅举行。来自伦敦大学、东南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广西艺术学院、云南大学、浙江理工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苏州大学、盐城工学院等国内外专家、学者与艺术家齐聚一堂,探索从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志在富民”到“志在美民”的传统乡村发展新路径。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外聘硕导王文广教授、环境设计系孟琳副教授参加了本次沙龙活动。
沙龙活动的当日举办了“江村艺术人类学客厅”揭牌仪式,旨在进一步助力艺术人类学理论与地方实践深度融合。方教授提出:“如今的江村,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第一村,希望这里未来有驻村学者开展艺术人类学研究,从而进一步成为探讨中国文化建设、乡村建设的思想交锋的所在地。”
沙龙活动分为“主旨论坛”“设计圆桌会议”两个环节。东南大学艺术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特聘首席教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艺术乡建专业委员会会长方李莉教授以“乡土重建:艺术在场”为题做了主旨发言。参加会议的嘉宾围绕“乡土重建·艺术在场”的主题,分别从“后农业文明:一个中国有可能率先进入的发展模式”“阐释乡土、聚焦重建”“乡关何处?”“新村民与艺术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关系、作用、问题”“乡村价值链和人居环境的融合设计提升”“以艺术传承风土遗产”“作为艺术的设计”“艺术乡建:艺术史延续与身份认同”“时尚乡建:江村光谱计划的设计民族志实践”等方面展开探讨。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未来也将持续参与江村艺术人类学客厅承办的“艺术乡建” “艺术共创”“江村美学资源库”等活动,将课程教学、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促进学生的成果转化。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