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9日下午,作为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建院65周年系列学术活动的重要环节,专题论坛《新时代与新设计》在天赐庄校区北区知行楼109室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主办,汇聚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北京X美术馆等国内重要高校与艺术机构的专家学者、设计师与策展人,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社会变革交织背景下设计学科的未来发展与人文转向。
论坛聚焦“作为艺术的设计”“作为科学的设计”“作为社会的设计”三大议题,意在突破传统设计师视角下的单一技术或美学讨论,从跨学科、跨领域的实践与理论出发,呈现当代设计作为一种开放系统的多维特征与未来潜能。论坛的嘉宾阵容横跨设计、艺术、策展、科技与社会创新多个领域,展现了当代设计教育在学科融合与专业转型中的广阔视野与学术担当。

《新时代与新设计》论坛现场
在“作为艺术的设计”单元中,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王峥主持会议。环境设计系副教授孟琳以《艺以载道:给设计以自由的灵魂》为题,分享了她关于设计回归生活本真与自由精神的思考;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林书传结合十余年策展经验,探讨了文字在展览中的观念表达方式;常识创意COMMON DES/GN创始人祝伟作为活跃于国际设计界的知名设计师,分享了其兼具导演与策展人视角的创作经验,其作品屡获国际重要奖项,展现了中国设计的创造力与国际影响力。

作为艺术的设计
“作为科学的设计”单元由产品设计系副主任李一城主持。北京大学传媒学院王洪喆副教授提出“穷人的控制论与穷人的设计”的概念,反思设计在社会公平与技术伦理中的责任;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奚雷博士从人工智能“责任鸿沟”的角度,提出以美学思考修复社会裂隙的可能性;北京X美术馆馆长尤洋博士以十余年策展与机构经验为基础,探讨了当代策展体制与多元设计与创作方式之间的张力与创新路径。

作为科学的设计
在“作为社会的设计”单元中,数字媒体艺术系石玩玩副教授主持并引导讨论。浙江大学美术与批评理论研究所肖剑研究员结合其丰富的展览策划与研究型艺术实践,分享了“流域共同体”主题策展中关于地方性与流动性的理论思考,为研究型艺术提供了重要案例样本;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研究部王申博士回顾了以“呼捷玛斯”为代表的苏俄先锋设计体系,揭示了设计与社会理想之间的历史关联;昆山NCC数字游民社区发起人周莫介绍了其“林克岛”自组织社区的创新实践——该社区已成为国内数字科技从业者与创意人才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创新聚落之一。

作为社会的设计

《新时代与新设计》论坛现场
与会期间,嘉宾们参观了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感受百年学府的历史文脉与人文底蕴。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本次论坛的多元身份与跨界讨论,不仅展现了当代设计在艺术、科技与社会层面的复杂关联,更为未来设计学科的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面对人工智能与数字文明时代的挑战,设计应成为连接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关键纽带,引导教育体系与社会实践的双重创新。

《新时代与新设计》嘉宾合影
《新时代与新设计》论坛的举办,是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建院65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学院在推动设计教育创新、促进学科融合与引领未来设计方向上的又一次积极探索。学院将继续以开放、跨界的姿态,构建面向未来的人文设计体系,助力中国设计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艺术学院
2025年10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