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华彩·创意无界”大学生非遗市集绽放苏城|年轻力量续写传统文化新篇章

文稿撰写:朱慧婷 审稿人:王鹭、吴子安 发布者:赵胜楠发布时间:2025-05-06浏览次数:40


2025430日下午5时,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主广场热闹非凡,一场以“青春华彩·创意无界”为主题的大学生原创非遗市集在此拉开帷幕。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以“8+1”特色摊位矩阵,携百余件原创非遗文创作品惊艳亮相,通过年轻化表达为苏州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吸引近千名市民游客驻足体验。



非遗“潮”起来:学生设计诠释传统新生

市集聚焦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苏大学子以创新视角打造“传统新生”系列作品,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

大美汉字”摊位推出的原创生肖年度周历手账,将字体设计和蛇年相结合,成为现场爆款。汉字,是千年文明的密码,更是当代艺术的灵感图腾。汉字之美,在于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培养了华夏儿女独特的思维方式。由大鲁老师书写的二十四节气书法和同学们设计的蛇年字体设计汇编成一本周历手账,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



以观”DUDU ZOO设计出可自由拼装的钥匙扣与贴纸,使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配色,吸引着年轻群体。轻快的绿色、活力的紫色和明快的黄色将摊位组成一道彩色风景线,摊位推出了“MBTI16型人格”卡片设计,将艺术和现代热点的人格倾向结合在一起,快来看看你的人格卡片是如何设计的吧?



文丹设计”摊位师生团队开发的姑苏主题文创,将非遗符号转化为书签、丝巾、国风配饰等日常用品,让传统文化“触手可及”。 文创产品七窍玲珑片以太湖石,花窗,锦鲤,莲蓬,荷叶,石榴和代表吉祥的盘长结等七款图案组成,通透玲珑,故名“七窍玲珑”,这套木制小件可为一整块使用,分开使用亦有无限可能 。

十二生肖香囊将传统吉祥银锁与属相十二生肖巧妙结合,苏香之旅系列香囊,“苏香”谐音“书香”,传达苏州历史名城的地域特征。




新缂”摊位前,缂丝工艺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探究。苏大同学致力于将古老的缂丝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让传统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以传统的“福”字为核心元素,通过缂丝工艺将其织就成一幅幅精美的图案。每一个笔画都细腻入微,仿佛能触摸到丝线间流淌的吉祥与福气。挂坠的尺寸小巧精致,无论是佩戴在胸前,还是挂在手机、钥匙链上,都能成为身边的一抹亮色,让佩戴者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与现代设计的巧妙融合。



城市记忆“活”起来:在地文化创意迭出

市集深度挖掘苏州城市文化基因,多个摊位将在地元素转化为创意符号。

地域文化”摊位设计将传统地域文化与艺术设计相融合,引发打卡热潮。”非遗+潮流”的模式,设计周边产品,吸引Z世代消费者。该系列不仅成为顾客感知江南文化、苏大文化的窗口,更通过创新表达推动非遗技艺的传承与苏大文化的广泛传播。



你好苏大”摊位的“字咏东吴”系列,将百年校史融入手袋、院徽胸针等产品,更成为校友珍藏首选。  “字咏东吴”系列作品是一款融合苏州非遗技艺、苏大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的文创产品,其核心在于通过汉字艺术与地域文化符号的结合,展现苏大的历史底蕴与当代活力。



陶艺工作室”展出手工陶瓷,感受器物之美,是物质与精神的交融,是时间与匠心的凝固。从商周青铜的狞厉纹样到宋代瓷器的素雅釉色,从明代家具的简约线条到日本茶器的侘寂意境,器物承载着文明的密码,也映照出人类对“美”的永恒追求。



青春力量“燃”起来:文化传承接力年轻担当

苏大插画”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相融合,赋予其新鲜的生命力。现场有志怪博物倾向的作品,是参考的水滴鱼(软隐棘杜父鱼)的造型并且结合日本神话中的海坊主设计的一套极具艺术风格的手办雕塑作品。《没有意义就没有摇摆》系列丝网版画以明快的色彩、流畅的线条,传递出一种自由随性的生活态度。"蓝晒自然"系列以古典蓝晒工艺为媒介,通过阳光与植物的直接对话,在纸面上留下最原始的生态印记。



暮色渐深,广场上华灯初上,游客们手持非遗文创穿梭于摊位之间,恰似一幅流动的现代《上元灯彩图》。

本次市集通过“非遗+设计+体验”的模式,不仅实现了学生创意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更以青春之力搭建起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桥梁,打通了课堂教学与市场需求的转化通道,以Z世代的审美视角重构传统文化表达既坚守非遗核心技艺之本,又大胆突破载体形式之新,为传统工艺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校地合作样板,实现了文化传承、人才培育与产业发展的多赢格局,生动诠释了“守正创新”的苏大精神。


艺术学院

202556